解家属之忧,护患者安康——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“免陪照护”的百年实践

发布时间:2025年08月25日 浏览:

       2025年,四川省发布《四川省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工作方案》(川卫医政函〔2025〕114号)要求医院将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工作作为“一把手”和系统工程推进。

       为破解精神疾病患者陪护难、家属负担重、安全风险高等核心痛点,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自1906年建院起,便开始积极探索“专业照护替代家属陪护”模式。在这种模式下,家属无需全程陪护,这不仅有效规避了因家属照料经验不足可能引发的安全风险,更显著降低了家属的时间与经济成本,使患者在住院期间获得更为系统、专业的医疗支持与人文关怀。

急性精神科&成瘾医学科

       因为服务对象的特殊性,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急性精神科和成瘾医学科从建科起,全面实行封闭式无陪护管理。病区以护士为核心力量,为患者提供免陪照护服务,不额外收取陪护费用。

以护士为中心的免陪照护

       因为服务对象的特殊性,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急性精神科和成瘾医学科从建科起,全面实行封闭式无陪护管理。病区以护士为核心力量,为患者提供免陪照护服务,不额外收取陪护费用。
核心优势
      ● 全周期安全守护。护士团队24小时驻守,通过系统化风险评估与干预机制,有效保障患者人身安全,同时营造安全稳定的诊疗环境,显著降低交叉感染风险;
      ● 身体心理康复并重。护士兼顾医疗护理与生活照料,在保障治疗规范性的同时,关注患者心理需求,助力其早日康复。

老年精神科护士与护理员双轨协同的免陪照护模式

       老年精神科患者多患有阿尔茨海默病,这类患者对于生活照护有比较大的需求。因此,医院与第三方陪护公司签约,由护理员进行生活照护,护士则专注于专业护理。

核心优势

       ● 专业协作体系,护士与护理员精准配合。护士专注于专业护理与病情观察,严控医疗风险;护理员则负责生活照护(如进食、洗漱、如厕等),防范生活风险,提供一对一或一对多服务。两者紧密协作,形成合力,全面满足患者的多元化护理需求。
       ● 全流程质量管控,从持证到专业培训。所有护理员均持证上岗,并严格执行岗前培训与临床带教制度,考核合格后方可执业。为确保护理质量,医院相关科室均制定了系统的培训计划,内容涵盖:精神科专项知识、行为管理、患者安全、危险品管控、防跌倒技巧、应急预案处置、危机干预、基础护理、皮肤护理等全维度能力。

临床心理科强化情感疗愈的家属参与陪护模式

      临床心理科主要收治抑郁、焦虑及青少年情绪障碍等患者,这类患者对情感支持与家庭陪伴的需求尤为突出。为此,我院推行“家属参与式”开放病房管理,实行“陪伴证”制度。

核心优势

       ● 家属成为患者康复伙伴。实行“陪伴证”制度,有效限制非必要人员流动,确保护理单元安静有序。家属不再仅仅是探视者,而是深度融入治疗过程的康复伙伴。
       ● 家属提升照护能力,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。病房邀请陪护家属加入家庭治疗小组,并且定期组织系统培训,内容包括危机识别、有效沟通技巧、情绪安抚方法、服药监督要点等。家属参与制定患者个性化康复计划,能够显著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。

按需设置的有陪病房
满足特殊患者陪伴需要

       部分患者对家人存在较强的心理依赖。因此,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的免陪护服务绝非简单的“全或无”,而是致力于实现专业照护与情感支持的深度融合。为满足不同需求,医院根据患者病情及家属意愿,特别开设了有陪病房,让亲情陪伴在需要时触手可及。

核心优势

      家属的温暖陪伴,不仅有助于减少对患者的约束措施,更能显著提升医疗安全保障,为患者营造更人性化、更安全的康复环境。

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

百年坚守,重塑陪伴的意义

用专业护患者安康

让亲情回归纯粹

共同照亮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的康复之路

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